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用好家风涵养清风正气、发挥家风建设在治理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家风正,则人心稳、作风清;家风歪,则初心移、行径偏。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家风不正是滋生家族式腐败的重要原因。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纵容甚至帮助亲属进行违纪违法活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委原书记郑小燕与多名亲属共同涉案,这些案例都深刻表明,领导干部如果不能管好亲属子女,就容易被亲情裹挟,逐渐失去应有的原则和底线,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潭。
用好家风涵养清风正气,首在正己修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是单位 “主心骨”,又是家庭 “顶梁柱”,必须以身作则,发挥好 “关键少数” 的带头作用。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做事,通过勤于自省、格物致知,克制私欲、端正心念,做到言行合一、慎独谨微。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明白严是爱、松是害,不能因为所谓的 “亲情” 而忽视原则和底线。
发挥家风建设在治理腐败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党委(党组)要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作为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抓早抓小。纪委监委要紧盯 “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等重点对象,了解其 “八小时外”、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等情况,强化日常监督。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廉洁家访,深入了解领导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风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用好家风涵养清风正气,还需要发挥廉洁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作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清官廉吏、历史名人、革命先辈的良好家风,开展家风建设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同时,要用好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选取家族式腐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帮助党员干部及其家属认清 “人情往来” 中的利益输送、“亲情关照” 下的权力异化,进一步明确纪律要求。
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需要组织上的监督管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让良好家风成为一种风尚,才能以家风涵养清风正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