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常态化长效化治理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落实会议精神,关键要在靶向整治、制度建设、导向引领上持续发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凝心聚力促发展。
靶向施治除积弊,精准发力破顽瘴。形式主义具有反复性、顽固性、阶段性特点,整治必须找准症结、精准施策。要既盯老问题又防新变种,把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列入监督清单,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要深化数字赋能监督,运用大数据手段及时发现“一刀切”、盲目加码等隐性问题,贯通问题线索来源与研判机制,深挖背后责任与作风问题。要坚持“惩、治、防”一体推进,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震慑,通过个案分析推动一类问题解决,确保整改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要坚持精准画像、靶向打击,坚决拔除形式主义“毒瘤”,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
建章立制强根基,长效治理固成效。整治形式主义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必须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要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将21条“硬杠杠”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从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考核、明晰基层权责等方面扎紧制度篱笆。要抓住“关键少数”,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为整治重点,督促其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改进作风、严管所辖,发挥“一把手”示范带动作用。要完善考核评价与惩戒机制,将力戒形式主义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对顶风违纪行为依规依纪处置。同时推动制度与治理贯通融合,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要让制度之网更密、执行之锤更实,推动基层减负行稳致远。
纠树并举明导向,激励担当促实干。减负的最终目的是激励担当,必须将从严管理与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要强化思想引领,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纳入必修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明确“减负不是减责任”,把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惠民生上。要优化干事生态,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等工作,为敢于创新者撑腰,为务实担当者鼓劲,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要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干部从“案头留痕”转向“脚下沾泥”,在走村入户中察民情、解难题,把减负成果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让实干者有舞台、有为者受激励,激活基层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减负松绑就是为这“一公里”提速增效。要坚持以精准整治除弊、以健全制度固本、以鲜明导向赋能,持续破除形式主义束缚,让基层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注入强劲动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