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深刻阐释,揭示了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关联。领导干部的家风绝非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折射作风形象的“窗口”,更是抵御腐败侵蚀的“屏障”。唯有以清廉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方能筑牢反腐败斗争的家庭防线,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持久动力。
筑牢家风拒腐防变,首在夯实“修身立家”的思想根基。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言行举止对家庭成员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锤炼,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将廉洁从政与廉洁齐家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在公务活动中恪守底线、廉洁用权,更要在家庭生活中立规矩、设防线、明底线。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家庭成员树立遵纪守法、勤俭节约、自立自强、不搞特权的正确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围猎”。唯有领导干部自身行得正、坐得端,方能以清正廉洁的榜样力量感召家人,形成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从思想源头和家庭内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筑牢家风拒腐防变,重在构建“监督护家”的制度保障。家风建设既靠自觉,更靠约束。要建立“党委领导、纪委统筹、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将家风建设纳入清廉建设总体部署,在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中加重家风考察权重。通过日常监督中的廉洁家访、重要节点的廉政提醒,及时发现家风建设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查亲属利用职权谋利等行为,用制度刚性为家庭廉洁保驾护航。
筑牢家风拒腐防变,贵在营造“文化兴家”的浓厚氛围。优良家风的培育与传承,离不开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与浸润。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深入挖掘和弘扬古代家规家训中蕴含的修身立德、耕读传家、清廉自守等思想精华。要大力传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学习他们坚定信仰、忠于理想、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要创新载体与形式,通过创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选树“清廉家庭”典型、创作相关文艺作品、运用新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让廉洁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当廉洁家风成为社会共识,当崇德治家成为自觉追求,就能形成“家风正、党风清、社风淳”的良性循环,为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却能滋养长久正气。领导干部当以家风建设为人生必修课,既做清正廉洁的践行者,又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让清风正气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在政坛上蔚然成风,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筑起坚不可摧的家庭防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