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陶庆雯   发布时间:2025-10-24 11:04   阅读量: 93    ]

家风非小事,它关乎党风政风;家风亦非私德,它紧密连着干部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特别强调要重视家庭、家教与家风建设,这深刻启示我们,家风建设绝不是可抓可不抓的“软指标”,而是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牢牢守住的“重要阵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其纳入现代治理体系,正是对优良传统治理智慧的当代赓续与践行。

强化家风监督,筑牢预防作风腐败的家庭防线。家庭是干部“八小时之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情感最柔软、监督相对薄弱的空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众多案例警示我们,不少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源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领导干部的家风绝非个人私事、家庭琐事,而是作风的重要表现,是检验其能否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重要标尺。因此,必须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家风建设,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刻认识到“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的道理,坚守严管就是厚爱,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通过提醒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家风建设这根弦,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严格家风检验,树立干部党性修养的鲜明导向。如何对待权力、如何处理亲情,直接折射出一名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公私界限,而家风建设正是检验这一核心素养的关键载体。真正廉洁自律的干部,必然能从严治家,明确公权与私利之间的边界。古人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现实中,那些纵容甚至默许亲属利用其权力谋取私利者,其党性原则已然失守。因此,家风状况是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窗口,对家风败坏背后涉及的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利剑高悬、坚决查处,以严格检验推动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

厚植清廉家风,注入廉洁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反腐败斗争既靠雷霆万钧的执纪执法,也离不开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家风建设则是培育廉洁文化的核心“营养源”。清廉家风的传承与弘扬,是在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细胞中播撒廉洁的种子。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正心修身”,更要做到“言传身教”,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念在家庭中生根。纪检监察机关应积极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坚持严的基调,深入剖析家风败坏典型案例,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注重挖掘家风不正导致腐败问题的深层诱因,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忏悔录等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属牟利等家风不正问题要严肃查处,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为廉洁文化培育注入持续动力。

深化标本兼治,将家风建设融入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守好家风建设这一重要阵地,是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纪检监察工作要更加注重治本之策,坚持“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将纪律规矩贯穿始终,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为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凝聚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