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让“金色名片”永远闪亮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长铺镇 王军香   发布时间:2025-10-11 14:42   阅读量: 103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未有穷期。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我们党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开篇之作”和“金色名片”,其精神实质始终是引领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的关键所在,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刻把握“防复发、防萌发、防坐大”的辩证关系和实践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战斗姿态,坚决筑牢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坚固防线,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确保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保持高压态势,扎紧制度篱笆,在露头就打中防止“老问题”死灰复燃。防止老问题复燃,必须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与变异性,始终保持零容忍的警醒与力度。面对公款吃喝转向“隐蔽场所”、礼金收送化身“电子红包”、官僚主义披上“数字外衣”等新变种,我们既要保持“不敢”的震慑,坚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让铁规禁令持续生威;也要织密“不能”的制度笼子,针对暴露出的漏洞及时修订完善,明晰行为边界,压缩灰色地带;更要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通过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根源上祛除歪风邪气,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常长”二字破题,对老问题形成持续挤压,防止其潜滋暗长、死灰复燃。

擦亮监督探头,深化系统治理,在见微知著中防止“新问题”悄然萌发。防范新问题萌发,关键在于提升监督的预见性与治理的系统性。随着技术发展,“四风”问题可能借助快递物流“隔空送礼”、依托虚拟平台“利益输送”,甚至以“数字外衣”掩盖形式主义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擦亮监督“探头”,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精准发现能力,同时畅通各类监督渠道,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更要深化对作风建设阶段性特征的研究,把握新问题萌发规律,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精准施策;要通过系统治理,从体制机制、治理理念层面正本清源,不断挤压新问题萌发空间,引导作风建设向更高层次深化。

坚持抓早抓小,筑牢日常防线,在防微杜渐中防止“小问题”滋生坐大。杜绝小问题坐大,根本在于将严管厚爱融入日常,做到抓早抓小,“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许多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始于一顿饭、一份礼的失守。这就要求党组织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微小问题敢于“亮黄牌”“敲警钟”。党员干部更须注重小事小节,慎初慎微,自觉净化“三圈”,深刻领悟“风起青苹之末”的警示。同时要健全监管体系,实现“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全方位监督,形成对“小问题”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的闭环管理,切实防止“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