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作风教育不松劲 纠治“四风”不止步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县人社局 黄柳   发布时间:2025-09-30 15:23   阅读量: 181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四风”问题树倒根存,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因此,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道德教化之“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历代史书和民间文学不断塑造和传颂清官形象,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作风教育。包拯的铁面无私、海瑞的刚直不阿,他们的故事通过戏曲、小说等形式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官员和百姓心中的道德尺度和行为标杆。这种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对当今时代作风的期待和评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监督和道德压力。道德教育可以从每月开展1次作风建设专题学习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廉政党课等形式,将纪律意识融入日常。通过持续的理论学习,让党员干部自觉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好习惯,从思想深处拧紧作风建设的“总开关”。

制度保障之“防”。明朝以来,地方官在征收税银时,会以弥补银两熔铸损耗为名,加征“火耗”,这实际上成了官员中饱私囊的主要途径,严重败坏作风。雍正帝将这项附加费合法化、定额化,并统一上缴国库。这一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贪腐的动机,整顿了征收环节的恶劣作风,使雍正朝的吏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库充盈。回到今天,工作中可每季度梳理岗位作风风险点,如审批流程中的“吃拿卡要”隐患,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干部作风电子档案,实时记录日常表现与问题整改情况,从源头防治。

严刑峻法之“罚”。春秋时期,齐国司马将军庄贾受命出征。他请求齐景公派一位宠臣庄贾监军。约定次日中午在军门集合,但庄贾自恃身份,与亲友宴饮至夕才到。司马将军依据军法,不顾齐景公的求情,毅然将庄贾斩首示众。严厉惩治为作风建设提供“硬底线”,避免纪律约束流于形式,对突破制度的行为给予强力惩戒,确保各项作风管理制度不被随意践踏,强化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对败坏作风的违法者依法严惩并公开,能向社会传递“法律面前无特权”的信号,修复因作风问题受损的公众对体制的信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有效的作风教育需要纪律约束、制度保障、道德教育和严刑峻法等多管齐下,才能深入人心,久久为功。作风正则民心齐,民心齐则事业兴。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