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聆听历史号角 担当时代重任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长铺镇 王军香   发布时间:2025-09-16 08:28   阅读量: 36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战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除了气壮山河的正面对决,还有无数充满人民智慧的特殊战斗。山西永济黄河古渡口的船工创造性地将情报信息编入传承千年的黄河号子,用“嗨哟——嗨哟——”的劳动韵律,构筑起一条敌人无法破译的“声波战线”。面对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等新时代“攻坚战”,广大党员干部应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文化自信转化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密钥,将这段“声波抗战”往事中蕴含的中华民族面对危难时展现的顽强意志、人民群众基于生活实践创造的斗争智慧继续发扬。

于“声波密码”中悟初心,铭记鱼水相融的为民本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西永济黄河古渡口的这段抗战往事,其最动人之处并非奇巧的“密码”本身,而在于它深刻揭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的力量之源。那融入黄河号子中的情报,敌人无法破译,因其密码本并非冰冷的技术手册,而是船工们对家国的炽热爱恋、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这“嗨哟——嗨哟—”的号子声,是劳动之声,更是民心所向的澎湃之声,它穿越历史烟云,清晰地告诉我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广大党员干部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深刻体悟其中蕴含的“鱼水情深”,要时刻铭记,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血脉、见诸行动,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新时代的“民声号子”,知晓百姓冷暖,解决急难愁盼,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于“斗争智慧”中汲取力量,弘扬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黄河船工们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并未束手无策,而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最传统、最不起眼的劳动号子作为情报载体,这种“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的惊人智慧和非凡勇气,正是伟大抗战精神中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生动体现。弘扬这种抗战精神,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学习这种善于破题、敢于创新的斗争智慧和无畏艰难的奋斗姿态。当前,我们面临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任务和诸多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封锁线”需要突破,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那种“号子声里辟蹊径”的创新精神,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用新思路、新方法破解发展难题。更要传承那种“嗨哟”声中透出的负重前行、咬牙坚持的韧劲,面对风险挑战不退缩,面对矛盾困难不绕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在新征程上夺取新的胜利。

于“非凡担当”中见行动,激发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当年的黄河船工,冒着生命危险,以特殊方式支援抗战,这是普通民众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展现出的惊人担当,这份担当,源于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源于对保卫家园的强烈责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战故事启示我们,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担当;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要立足本职岗位,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要聚焦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等各项工作中,主动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作为,奋勇争先,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用我们的“担当号子”,呼应历史的回响,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