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好作风绝非一时之举,而是融入日常、化于言行的自觉追求。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为作风建设划定了清晰坐标。唯有从思想根源固本培元,在日常践行中积微成著,靠监督约束保驾护航,方能让好作风从“外在要求”变为“内在习惯”,在工作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以思想为基,“吾日三省吾身”筑防线。 思想是作风的“总开关”,好作风的养成,必须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党员干部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把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信念刻进骨子里。要时刻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清醒,常检视自身言行是否符合党章党规,常反思工作举措是否贴合群众需求,在思想淬炼中补足精神之“钙”,让坚守原则、清正廉洁成为抵御诱惑的“天然屏障”,从根源上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
以践行为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育习惯。好作风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更需在点滴践行中积累沉淀。正如古语所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风建设从无捷径可走。党员干部要从公务接待的“一餐一饭”抓起,严格执行标准、杜绝铺张浪费;从会议文件的“一字一句”抓起,精简流程、务实高效;从群众诉求的“一事一办”做起,不推诿、不敷衍,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每一次规范履职、每一次务实作为,都是在为好作风“添砖加瓦”,久而久之便会内化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
以监督为盾,“正人者先正己,执纪者先守纪”强保障。“正人者先正己,执纪者先守纪”,监督约束是好作风不跑偏、不走样的关键。一方面,党组织要扛起监督主责,定期开展作风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另一方面,要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让党员干部的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杜绝“暗箱操作”的空间。同时,需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零容忍”,以严格问责形成震慑,促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让遵规守纪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好作风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却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持久动力。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从思想上扎根、在行动上践行、靠监督护航,让好作风成为融入血脉的习惯,便能汇聚起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作风根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