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以铁腕反腐护根脉 用抗战精神铸魂灵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千岭乡 贺昕   发布时间:2025-08-26 10:26   阅读量: 111    ]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淬炼的精神瑰宝,正风肃纪反腐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鲜明实践。二者看似跨越时空,却在守护民族根脉、锻造过硬队伍的维度上深度交融。以铁腕反腐清除沉疴痼疾,用抗战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方能在新的征程上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正风肃纪固防线,抗战精神立标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战时期,无数仁人志士怀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胆担当,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取义、浴血奋战。他们的壮举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自觉,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清廉本色,是“与群众同甘共苦、鱼水相依”的为民情怀。这种以纪律为基、以清廉为魂、以人民为本的抗战精神,不仅是当年战胜侵略者的制胜法宝,更是今日推进正风肃纪、涵养廉洁政风的源头活水。面对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有以抗战精神中“严于律己、公而忘私”的信念滋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才能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纪律防线成为守护初心的铜墙铁壁。

反腐利剑斩荆棘,英烈风骨照征途。从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将士浴血拼杀、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到南泥湾垦荒时军民同心、用锄头开辟出“陕北好江南”,抗战胜利的密码里,始终闪耀着“不谋私利、只为家国”的英烈风骨。反观当下,少数腐败分子却将公权异化为谋私工具,本质上是对革命先辈用生命捍卫的公权的亵渎。只有反腐利剑斩断利益输送的链条,“打虎拍蝇”清除侵蚀党的肌体的毒瘤,才能真正告慰英烈,做到抗战精神的传承。英烈风骨照亮的不仅是历史征途,更指引着反腐方向:唯有坚守“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清醒,方能在糖衣炮弹面前站稳脚跟,续写无愧于时代的英雄篇章。

传承精神强信念,激浊扬清续新篇。抗战精神从来不是博物馆里陈列的静态展品,而是穿越时空、砥砺人心的精神火炬;反腐败斗争也绝非阶段性的攻坚任务,而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永远在路上的长征。将二者结合,就是要在传承中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意志,在反腐中淬炼“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使命担当。如今,我们在纪念馆里聆听抗战故事,在警示教育基地反思腐败案例,这两场看似不同的精神洗礼,本质上殊途同归:既要以英烈为镜,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又要以腐败为戒,绷紧“廉洁自律”的防线。当每个党员干部都能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忠诚、干净、担当的力量,像革命先辈守护家国那样守护群众利益,像抵制敌人诱惑那样抵制腐败侵蚀,正风肃纪反腐就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也必将行稳致远、阔步向前。

将抗战精神中的忠诚担当、清廉本色融入正风肃纪的每一步,把英烈风骨里的公而忘私、为民情怀注入反腐斗争的全过程,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更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以抗战精神为魂、以纪律规矩为纲,让红色基因成为拒腐防变的“防火墙”,让英烈风骨成为干事创业的“指南针”,才能在激浊扬清中筑牢执政根基,在传承与奋斗中续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