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的污水管道修好了,校园里再也没有难闻的气味了!”“断头路通了,农产品运输方便多了!”近日,走进高岭乡,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点赞乡里开展的开门教育活动。自开门教育开展以来,高岭乡坚持以“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为宗旨,聚焦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实际行动。
聚焦民生难题,办好惠民实事。高岭乡各村以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针对高岭中学长期污水排放不畅问题,青云村将其纳入“一事一议”计划,争取财政支持,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彻底消除了卫生隐患。交通出行方面,克服道路条件限制,启动七条共400多米的断头路修建工程,目前施工正酣,完工后将极大改善村民出行条件。面对村民反映的自来水水质问题,村两委迅速行动,在制定管道改造方案的同时,提供临时解决办法,有效提升了群众用水体验。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高岭乡积极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倾听企业诉求。近日,乡党委书记汪学红到敏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喜莱福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访,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用工短缺问题,乡联合人社部门组织专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的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在了解到企业在项目审批流程上存在困惑后,乡政务服务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安排专人进行政策解读和流程指导,压缩审批时间,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精力和成本,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
推动基层治理,共建和谐乡村。高岭乡以开门教育为契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组织村民议事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治理。针对邻里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各村利用乡村振兴夜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提高村民法治意识,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
通过开展开门教育,高岭乡在民生改善、企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更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医疗资源不足,部分村医疗设施陈旧、医护人员短缺,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偏远地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落后;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等。
下一步,高岭乡将持续深化开门教育成果,进一步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针对医疗资源不足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医疗设施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引进;在教育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对已解决的问题定期回访,防止问题反弹,切实将开门教育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不断提升全乡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讯员 黄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