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兴党之基,必在治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干部队伍建设如同精耕细作,既要“选种育苗”,严把入口关,精心培育栋梁之材;更要强化“田间管理”,勤于修枝剪叶,及时清除腐败稗草。应将严格选拔与从严管理统一于干部成长全周期,以“选种育苗”的精准眼光筑牢根基,以“田间管理”的韧劲恒心锻造队伍,以“清除稗草”的坚定决心激浊扬清,确保干部队伍枝繁叶茂、生机勃发,为强国伟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选良种,立政治标准之尺,严控源头活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选用什么样的人,关系事业兴衰、政权稳固,“选种育苗”之始,必先立起政治标准的“定盘星”。要始终擦亮识人慧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将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作为首要标尺,深入考察干部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原则问题上的立场与表现,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蒙混过关。“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严把入口关,意味着对拟任人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政治体检”与“能力扫描”,不仅要看一时一事,更要观其一贯表现与长远潜力,坚持从源头确保“种子”健康纯净、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输入忠诚可靠、堪当重任的源头活水。
育苗圃,施精准滴灌之策,锻造过硬本领。幼苗入土,绝非一劳永逸。干部成长同样需要持续不断地精心“田间管理”,在严格监督下“墩苗壮骨”。这要求组织培养须如园丁育苗般精准施策,一方面,强化思想淬炼与政治历练,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引导干部在复杂严峻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不断校准人生航向;另一方面,注重专业训练与实践锻炼,围绕事业发展所需,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重大斗争第一线去摔打磨砺,在实战中提升专业素养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必须建立科学精准的日常考核评价机制,近距离、常态化观察干部表现,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重选轻管”“一任了之”。始终以“精准滴灌”的方式,促使干部在组织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关怀下健康成长,锻造出能扛重担、能打硬仗的铁肩膀、真本领。
勤锄草,挥从严执纪之剑,净化政治生态。“田间管理”的要义,不仅在于精心培育,更在于毫不留情地清除危害禾苗健康的“稗草”,即腐败分子。吏治清明是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关键,必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干部管理全过程。要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和岗位,强化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监督探头无处不在。对于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要敢于亮剑、一查到底,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绝不让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尤其要坚决清除那些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两面人”、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形成强大震慑。始终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错酿成大祸,以雷霆手段清除“稗草”,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维护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