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烟草专卖局:织密“八小时外”监督网 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5-07-07 09:19   阅读量: 296    ]

“以前觉得下班时间是‘私人领地’,现在明白‘生活圈’‘社交圈’的言行都连着纪律红线。”

近日,在宿松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家庭助廉座谈会上,一名党员干部的感慨,反映出该县局推进干部员工“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的实效。今年以来,宿松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聚焦党员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以教育筑基、监督织网、问责立规,构建“三位一体”监管模式,推动作风建设向“八小时外”延伸。

以教育为基,拧紧思想“总开关”

纪法教育明底线。举办专题读书班,组织专题学习会,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开展“纪法微课堂”,剖析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等典型案例。今年已开展专题学习6场,推送案例解析3期,引导干部员工知感恩、懂珍惜、明底线、正风气,自觉划清纪律红线,从思想源头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警示教育敲警钟。常态化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活动,每季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在内网公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今年以来,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4次,开展警示教育8场,覆盖全体干部员工;开展会风会纪、隔夜酒等专项督查20次,释放严的信号。

家风教育固防线。以家风教育为纽带,将家庭纳入廉洁监督体系,通过召开家属助廉座谈会,组织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引导亲属当好“廉内助”;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弘扬清廉家风正能量,并评选“最美廉洁家庭”树立榜样。同时,建立常态化家访机制,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累计家访26人次,与家属面对面沟通,掌握干部员工“八小时外”生活动态,推动形成“单位吹哨、家庭响应”的协同监督格局。

以监督为网,织密行为“防护栏”

精准画像防风险。建立“部门概画+纪检精修”机制,从政治表现、工作状态、生活作风、兴趣爱好等多个维度为干部员工“画像”,梳理出不良负债、酗酒、经商等风险点,建立动态电子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精准监管。同步出台《效能督查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制度宣讲,让制度意识入脑入心。

多维联动聚合力。构建“自我监督+组织监督+家庭监督 +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干部员工每月对照禁止行为清单自查,填报《“八小时外”重要事项报告表》;依托监督管理推动承诺践诺“211 工程”落地,整合个人事项、体检数据等信息,为员工定制健康计划,实现纪律约束与健康生活双向提升;节假日对重点对象开展电话、视频廉洁提醒;向家属发送提醒短信,引导家属对员工“八小时外”异常行为及时干预;在基层队所设立“码上监督”二维码,畅通举报渠道。

重点领域严监管。聚焦“三个圈子”精准发力,在“社交圈”严查违规接受宴请问题,立案查处1起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案件;在“生活圈”整治酒驾醉驾等行为,开展交通安全专题讲座,通过真实事故视频警示、交警现场普法答疑,切实增强员工“喝酒不开车”的行动自觉;在“朋友圈”对同学会、老乡会实行备案管理,防范“小圈子”廉政风险。

以问责为尺,划清纪律“高压线”

严肃执纪零容忍。对“八小时外”违纪行为实行“一案双查”,今年以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纪律的党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通报曝光;对监管不力的部门负责人开展批评教育,形成强力震慑。

以案促改堵漏洞。深化以案促改,建立跨部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每月汇总分析干部员工“三圈”动态,对案件暴露的共性问题、苗头性倾向实行“清单化”管理。聚焦梳理出的14个潜在风险点,推动监督关口前移,通过健康讲座、家庭联合监管等措施前移监督关口,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常态长效固成效。将“八小时外”监督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开展“回头看”行动复查问题整改,通过健康科普、文体活动、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员工净化社交圈、规范生活圈。“被处分后,是组织的回访教育让我重塑纪律意识,个人现在的工作状态比以前更好了。” 一名受处分党员在回访中坦言。

“组织的作风和效能直接反映了管理水平与战斗力。” 宿松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教育+监督+问责”模式,以“严”的主基调推动形成全时段、全方位监督格局,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高质量发展环境。(通讯员 严旦松  杨王勇)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