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破解假期违规吃喝痼疾 弘扬教育净心修身情怀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复镇初中 朱才彬   发布时间:2025-07-03 08:47   阅读量: 358    ]

夏蝉嘶鸣,暑气蒸腾。当校园暂归宁静时,教师群体迎来宝贵的休整时节,这既是身心调适的“净心期”,更是锤炼党性与师德的“修身期”。然而,“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诱惑仍在暗处攻破着纪律的防线。破解这一痼疾,需以暑假为重要窗口,涤荡作风沉疴。

拧紧思想“总开关”,破除认知偏差。违规吃喝屡禁不绝,首先是思想防线的松动。一些教师秉持“小事小节论”,认为“吃点喝点不算啥”;或迷信“饭桌文化”,误将酒桌应酬等同于人际交往能力。殊不知,推杯换盏间模糊的不仅是公与私的界限,更是权力寻租的开端。从“酒杯一端”到“政策放宽”,看似温情的饭局实为“围猎干部的陷阱”。暑假恰是深化思想洗礼的良机。以案为鉴,从“违规吃喝致死”“借公务之名搞奢靡宴请”等典型案例中剖析蜕化轨迹,认清“小酒杯”背后的“大溃堤”风险。重温初心,铭记“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将师德作为第一标准。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砥砺品格,从根源上铲除享乐主义土壤。

划定施治“红绿灯”,严防层层加码。整治违规吃喝需“手术刀”般的精准,而非“大锤”式的蛮干。个别地方“凡聚餐必审查”的极端做法,既干扰正常人际交往,更挫伤社会烟火气。暑假期间尤须厘清边界。亮明红线,严打“公款宴请”“利益勾兑酒局”“接受家长宴请礼品”等行为,对“不吃公款吃老板”“转战农家乐隐蔽吃喝”等变异问题露头就打。畅通绿灯,保障教师自费亲友聚会、合规学术餐叙等正当需求,守护“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人间温情。正如中央强调:“整治违规吃喝,不是要扑灭饭桌上的烟火气,而是要清除饭局里的歪风邪气。”

淬炼师德“大先生”,传递教育温度。暑假非责任“空窗期”,恰是师风涵养的“黄金期”。教师当以行动诠释“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担当。筑牢廉洁底线,严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拒绝家长礼品礼金,管好“社交圈”“生活圈”,让假期成为抵制“糖衣炮弹”的修炼场。延展育人关怀,持续关注学生动态,“用仁爱之心传递教育温度”,通过暑期家访、组织社会实践等拓展育人场域,将假期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延伸课堂。

清风与烟火共生,净心与修身同行。作风建设无休止符,暑期作为纠治“四风”的关键节点,既要以“零容忍”态度掐灭违规吃喝的暗火,也要以制度之力护航“合规餐叙”的暖意。当每一位教师以清正廉洁守护三尺讲台的圣洁,以仁爱之心滋养莘莘学子的成长,“净心修身”的暑假方能化为师德星河中的永恒光亮。唯有如此,教育的清风正气与人间烟火的暖意方能相得益彰,照亮立德树人的漫漫征途。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兴。暑期不只于休整,更在于沉淀——沉淀师者初心,积淀教育力量,在时代的星河中书写无愧于“人民教师”的清澈篇章。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