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以“风腐同查同治”破解违规吃喝痼疾 筑牢教育系统作风防线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九姑中学 司明   发布时间:2025-06-29 11:13   阅读量: 160    ]

违规吃喝绝非“杯盘小事”,而是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作风大敌”。近期中央通报的典型案例,再次敲响了正风肃纪的警钟。作为教育系统的党员教师,更应从育人使命出发,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背后“由风及腐”的风险链条,以“风腐同查同治”的决心,在教育领域筑牢作风建设的铜墙铁壁。

看清“风腐同源”本质,破除“小事化了”的认知误区。违规吃喝常以“人情往来”为外衣,实则是“温水煮青蛙”的腐败温床。一顿“谢师宴”可能演变为权钱交易的开端,一次“聚餐交流”或许暗藏职称评定的请托。教育系统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若对这类“微腐败”作风问题放松警惕,不仅会污染校园风气,更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对“清正廉洁”价值观产生偏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教育领域持续整治“吃喝歪风”,但仍有个别人员以“家宴”“调研餐”等名义变相违规,这正是因为对“风腐同查”的认识不足——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

压实“同查同治”责任,构建“制度+监督”的闭环体系。破解作风顽瘴痼疾,需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制度与监督同频共振。一方面,学校党组织要将违规吃喝纳入“师德师风”考核红线,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追溯”机制,在教师节、升学季等关键节点,通过签订《廉洁承诺书》、发送廉政短信等方式提前预警;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不仅追究吃喝行为本身,更深挖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做到“查作风问题必溯腐败源头,查腐败案件必挖作风诱因”。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育系统特色优势,将“清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通过组织学生绘制“作风建设”主题手抄报、开展“廉洁家风”主题班会等活动,让清廉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形成全社会监督的合力。

树立“以上率下”标杆,激活“正本清源”的内生动力。党员教师的作风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破解违规吃喝痼疾,关键要从“关键少数”抓起:校领导班子带头拒绝“家长宴请”“校企联谊餐”,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公开流程、公示结果,以“透明化”杜绝“餐桌上的交易”;班主任、学科教师以身作则,将“拒绝违规吃喝”纳入师德承诺,通过家长会、家校群等渠道明确纪律底线,让家长从“被动宴请”转变为“主动监督”。同时,可以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剖析教育系统典型案例等,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不想腐”的自觉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教育是“培根铸魂”的事业,作风建设则是“铸魂”的基石。唯有以“风腐同查同治”的决心啃下违规吃喝这块“硬骨头”,才能让教育系统始终保持“粉笔不染尘”的清正本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这不仅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决践行,更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忠诚守护。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