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坚持风腐同查同治 破解违规吃喝作风痼疾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招商中心 赵勇凯   发布时间:2025-06-28 19:48   阅读量: 123    ]

近日,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了 3 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再次彰显了党中央一以贯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动真碰硬解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的坚定意志,以及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狠刹违规吃喝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也要清醒看到,违规吃喝问题仍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在高压态势下,一些老问题尚未得到根治,一些隐形变异等新情况新动向还在出现,必须紧盯不放、深挖细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决防止违规吃喝歪风反弹回潮。

违规吃喝是最容易发生、最容易败坏党的形象、最容易带坏社风民风的典型问题之一。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看,违规吃喝往往是违纪违法行为的 “导火索”,是腐败问题的 “催化剂”,一些领导干部正是从违规吃喝开始,放松要求、丢掉原则,一步一步陷入腐败的泥沼。现实中,违规吃喝问题也绝非 “吃顿饭”“喝顿酒” 那么简单,“酒杯一端,原则放宽”,“舌尖上的腐败” 背后往往隐藏着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问题,有的甚至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非组织活动。可见,违规吃喝是典型的 “四风” 问题,不仅侵蚀公共利益,败坏党风政风,而且带坏社风民风,污染政治生态,其本质是对初心使命的背离,是对党纪国法的践踏。

实践证明,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又细查腐败背后的作风问题,是破解违规吃喝作风痼疾的有效手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贯穿到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紧盯违规吃喝新动向新特点,进一步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推动纠治违规吃喝问题取得新成效。

要精准发现问题。违规吃喝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伪装性,一些 “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不吃主体吃下属” 等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有的 “化整为零”“拆分报销”,有的 “不吃明的吃暗的”,有的 “不吃单位吃企业”,还有的 “不吃本地吃外地”等。纪检监察机关要准确把握违规吃喝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新特点,综合运用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大数据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方式,着力破解 “发现难” 等问题,精准识破享乐奢靡 “隐身衣”,让违规吃喝无所遁形。

要严肃查处问题。违规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必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对违规吃喝典型问题,要循线深挖细查,追查关联问题,揪出潜藏的 “案中案”,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情节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违规吃喝问题,既要严打组局的人,也要查处吃请的人、陪吃的人,深化运用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通报曝光等方式,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形成有力震慑。

要注重系统施治。纠治违规吃喝涉及思想观念、传统习俗、制度机制等因素,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综合施策,推动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一体推进。要抓住责任这个 “牛鼻子”,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把深入治理违规吃喝问题作为纠治 “四风” 的重要抓手,做实做细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工作。要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有关地区、部门总结转化实践成果,吸收借鉴有益经验,以改革的思路健全完善公务接待、商务接待、财务管理等规定,补齐制度短板。要大力培育新风正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享乐奢靡之风,净化 “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高度警惕 “酒肉之交” 背后的危害和陷阱,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钉钉子精神纠治违规吃喝等 “四风” 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对隐形变异现象加大查处力度,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