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 擦亮监督“探头” 筑牢小学教育反腐“前哨”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5-06-28 19:15   阅读量: 260    ]

违规吃喝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侵蚀教育生态、损害教师形象的“作风毒瘤”,更是腐败问题滋生的温床。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纪检委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从源头斩断违规吃喝与腐败问题的勾连,守护校园一方净土。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小学党支部纪检委员应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三个一”工程拧紧廉政思想“总开关”。一是打造“一堂课”,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内容,结合教育系统典型案例,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剖析违规吃喝背后的利益输送链条和腐败隐患;二是搭建“一个平台”,利用主题党日、师德师风专题会议等载体,组织教师开展“廉洁从教大家谈”活动,引导教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违规吃喝不仅会触碰纪律红线,更会污染教育环境,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开展“一次承诺”,推动全体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将拒绝违规吃喝纳入师德考核,营造“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织密监督网络,构建“不能腐”的防控体系。纪检委员要当好校园“监督哨”,聚焦关键环节,建立全流程、立体化监督机制。在事前防范上,严格规范学校公务接待、家校互动、校企合作等活动中的餐饮行为,明确“家长宴请不参与、校外机构邀约不赴约、公款吃喝零容忍”的铁律;在事中监督上,联合学校财务、工会等部门,对公务用餐、活动经费报销等进行交叉核查,运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票明细、接待审批记录,精准发现“吃公函”“虚列开支”等问题;在事后追溯上,畅通家长、学生和社会监督渠道,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和线上平台,对反映的违规吃喝线索迅速核查,形成“监督——反馈——整改”闭环。同时,重点关注学校食堂采购、校服征订、教辅资料选用等易滋生“吃回扣”“围猎”风险的领域,从违规吃喝苗头中深挖背后的利益输送,实现风腐同查。

从严执纪问责,形成“不敢腐”的震慑效应。纪检委员要敢于“唱黑脸”“硬碰硬”,对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零容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谈心谈话、批评教育等进行提醒纠正;对查实的违规吃喝行为,依规依纪严肃处理,不仅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倒查相关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并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曝光,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此外,注重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针对违规吃喝暴露的制度漏洞,推动修订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将“禁酒令”“限宴令”等要求细化到具体条款,扎紧制度笼子,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

发挥表率作用,涵养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纪检委员既是监督者,更是示范者。要以身作则,带头抵制违规吃喝,在家校沟通、对外交流等活动中严守纪律底线,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师生和家长信任;同时,主动协助党支部书记将风腐同查同治纳入学校党建工作全局,推动廉政教育进课堂、进活动,通过开展廉洁主题班会、绘制廉政手抄报、组织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让清廉文化浸润童心,从根本上铲除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滋生的土壤。

教育无小事,廉洁守初心。小学党支部纪检委员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风腐同查同治贯穿教育监督全过程,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守护校园纯净“食”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保驾护航。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