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常长二字见真章 铁规矩方能生威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应急局 张日   发布时间:2025-06-27 13:40   阅读量: 398    ]

作风问题如野草,“春风吹又生”,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稍有松懈,歪风邪气就可能“涛声依旧”。唯有深刻把握“常”“长”二字精髓——常抓不懈、长效长治,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持续加压,方能将“铁规矩”真正立起来、严起来、硬起来,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外化为激浊扬清的磅礴力量。

防“新马甲”,警惕“四风”玩变脸。“四风”问题最狡猾之处,在于其善于“变形”和“隐身”。面上的大吃大喝收敛了,但可能转入“地下”,躲进隐蔽的“一桌餐”、私密的会所;收送实物礼品减少了,但电子红包、快递卡券等“隔空送礼”可能暗流涌动;公车私用管住了,但“私车公养”、长期借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等新花样可能滋生;检查考核过频过滥看似少了,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过度留痕的“新负担”可能困扰基层。这些“新马甲”“新变种”,要求我们必须擦亮“火眼金睛”,时刻保持警惕,紧盯新动向、新表现,创新监督手段,坚决防止“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

治“老顽疾”,严防歪风再抬头。一些作风顽疾根深蒂固,具有很强的反复性。比如,文山会海虽然有所遏制,但“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惯性思维依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了,但“事难办”、推诿扯皮的“软钉子”可能并未根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个别干部心中仍有残留,体现在工作生活的细微末节。这些“老毛病”如同“牛皮癣”,极易复发。对此,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拿出“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持续加压发力,对屡教不改、顶风违纪者严惩不贷,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让“老顽疾”无处遁形。

固“铁规矩”,涵养清风成自觉。作风建设的长久之计,在于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行为自觉。这需要双管齐下:一要强化思想“筑堤坝”。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作风问题的危害,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真正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二要扎紧制度“铁笼子”。不断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配套制度,使其更细化、更精准、更具可操作性。织密监督网络,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探头”作用,强化日常监督的“显微镜”功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违纪行为“零容忍”,形成强大震慑,使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役可竟。它是一场考验定力、耐力和韧性的持久战。“锲而不舍”不仅是态度,更是方法,是制胜的关键。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持续紧盯“新马甲”、重拳整治“老顽疾”、不断加固“铁规矩”,让遵规守纪成为党员干部日用而不觉的习惯,方能确保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永不褪色、永放光芒,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规矩生威,贵在坚持;清风长驻,功在不舍!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