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攥紧“针线筐” 绣好“新山河”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长铺镇 王军香   发布时间:2025-06-12 15:18   阅读量: 254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要“强化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责任落实”。基层干部是穿行于国家宏大叙事与百姓烟火日常间的“绣花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便是这枚“针”下最见功力的“精细活”——既要珍惜每一缕“公帑之线”,将其精准用在服务民生的“绣面”上,更要以其俭约之风,引领社会风尚的锦绣图景。广大基层干部当以“关键少数”之姿,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持久实践中,引领崇俭抑奢的时代新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更坚实、更持久的清廉能量。

小节约见大作风,微行动展真担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基层干部手握公共资源分配之权,细微之处最能折射其作风底色。从“舌尖”到“笔尖”,从“车轮”到“会场”,处处皆是厉行节约的考场。一张打印纸是否双面使用,一盏灯是否人走即灭,一次会议是否精简高效,一次出行能否拼车同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起来便是公共资源节省的“大事”,更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每一次对公物的珍惜,每一次对冗费的拒绝,都是对人民信任的无声承诺。广大基层干部应率先垂范,自觉把每一分财政资金、每一项公共资源都用在刀刃上,用自身行动在群众心中播下崇尚节俭、抵制浪费的种子。

警惕“舌尖”浪费,严堵“指尖”疏忽。在基层实际中,浪费现象依然如影随形,尤需高度警惕,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费”尚未根绝,公务接待讲排场、求奢华,宴席剩余触目惊心;“指尖上的疏忽”同样不容小觑,办公用品重复申领、肆意消耗,电子设备闲置空转、耗电惊人;更有甚者,“车轮上的铺张”“会场上的冗余”仍时有所见——短途出行必用公车,会议文件堆积如山,水电暖通跑冒滴漏……这些“跑冒滴漏”,看似点滴,实则汇流成河,侵蚀着公共财政的根基,也磨损着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基石。“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这绝非单纯的经济损耗问题,而是折射出部分干部责任意识淡薄、规矩意识松弛的作风软肋。广大基层干部应深刻警醒,切实认识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乎党性原则、民心向背、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问题。

建章立制强筋骨,久久为功树新风。“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根治浪费沉疴,尤需制度刚性约束与干部自觉行动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扎紧制度的“篱笆”,建立严密、可操作的经费支出标准、审批流程和内控机制,对“三公”经费、办公耗材、水电能耗等实施精细化管理与动态监控,让数据说话,让浪费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畅通监督的“探头”,推进预算公开、支出公示,引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更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将其融入干部日常教育和考核评价,使之内化为干部的精神追求与行动自觉。当“过紧日子”思想成为每一名基层干部深植骨髓的习惯,节约型政府建设便有了最坚实、最可靠的行动保障。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