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再一次聚焦“蝇贪蚁腐”,释放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强烈信号。
“蝇贪蚁腐”虽小,却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近年来,在整治“微腐败”民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隐蔽性强、花样翻新的“微腐败”问题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小切口”。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深入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校园餐”问题,相关部门通过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收受回扣等行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问题,让集体资产“晒”在阳光下。这些“小切口”,精准指向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以“小”见“大”,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要强化监督执纪,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零容忍”。一方面,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方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
要注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以办案引领“三不腐”一体推进,不仅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更要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查找制度漏洞,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蝇贪蚁腐”问题的发生。比如,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资源交易流程,加强财务监管,有效防范集体资产流失;通过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制度,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采购等环节的监督,遏制医药领域腐败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