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狠刹基层“微腐败”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操美华   发布时间:2025-02-06 10:40   阅读量: 50    ]

“你们的村属经济合作社账务存在明显的漏洞,为什么直接转账到村干账户,这笔钱的真实用途到底是什么?你们要如实说明,不能有一丝隐瞒。”县委第一巡察组在对村级基层党组织巡察期间,发现某村村属经济合作社账目往来存在造假嫌疑,巡察组组长找到该村财务负责人,要求其如实说明情况,是否存在账外小金库问题。在巡察组组长的再三追问下,村负责人最终承认确实存在账外开支,所有账目材料被巡察组一起移交至纪检监察室封存处置。

县委巡察机构在对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巡察过程中,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坚决落实“四轮驱动”模式,通过“望闻问切”工作方法,发现问题线索,多管齐下提升巡察质效,狠刹基层“微腐败”。

“望”表及里,把握问题方向。巡察组在进驻被巡察村级基层党组织前,全面了解村级党组织存在的重点个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梳理纪检监察、组织、信访、审计、财政等部门提供的巡前资料,细致分析,确定重点关注的领域和问题。进驻期间,不定期召开组务会,对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现场察看等发现的问题联合“把脉”,找准线索深挖方向。

“闻”声索迹,精准发现问题。畅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平台,全方位收集群众诉求,受理违规违纪问题线索。通过看账目、看发票、看档案、看资料、看现场等方式掌握真实情况,追根溯源,重点了解村两委是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等问题。如在对某村巡察过程中发现,该村某些工程项目实属虚报,以套取财政资金,并在账外列支偿还村级隐性债务。

“问”路于异,挖掘事实真相。对在巡察前期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其真伪及程度深浅。在巡察过程中,践行“一线工作法”,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走访前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谈话提纲和问题清单,最大限度提升精准度,全面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服务社区居民等情况,着力发现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如在查阅相关涉及人员的银行流水时,巡察组发现其账户存在多笔不正常的资金支出,可能是村属“小金库”。巡察组通过数据比对、多轮谈话等方式,进一步厘清该村套取项目资金的责任及前因后果。

“切”中要害,提升线索质量。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分析研判、分类梳理查找问题线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判,查找问题根源,形成问题清单。针对存在的问题,落实巡察“双反馈”机制,将巡察反馈意见及时反馈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做到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同时,巡察组就巡察发现的某村问题线索与纪检监察室进行“会诊”,对问题定性、支撑材料进行会商分析,在报请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对相关材料封存后交由纪检监察室处置。

“‘望闻问切’工作法是根据多年办案经验总结与政治巡察工作特点总结出来的,主要是解决村级基层党组织巡察时间短、问题线索来源少、提供资料多等问题。”巡察组组长介绍,下一步,将继续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为目的,做好村级党组织巡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打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