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从严从实抓教育 久久为功强作风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华亭镇 周义军   发布时间:2025-03-30 11:06   阅读量: 154    ]

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新时代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动员。作为党员干部,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学习教育,将其转化为锤炼党性修养的熔炉、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破解作风难题的利刃,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书写作风建设新篇章。

立根铸魂强党性,在深学细悟中校准精神坐标。学习教育首在立心,重在铸魂。要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将其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通过原原本本学、贯通历史学、联系实际学,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感悟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从“四风”顽疾整治的显著成效中领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特别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查摆思想根源上的温差、落差、偏差,把学习过程转化为滋养初心、淬炼忠诚的思想洗礼,使“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融入血脉。

‌沉身一线察实情,在调查研究中找到破题密钥。作风建设的痛点往往隐藏在基层治理的末梢。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带着问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办事窗口,既看“门面”更看“后院”,既听“点赞”更听“吐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新变种、官僚主义新表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闭环机制。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社情民意调查等现代手段,精准捕捉作风建设中的“盲点”“堵点”,将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检验调研成效的根本标准,使调查研究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纽带。

‌开门整改见真章,在群众监督中擦亮作风底色。作风好不好,群众当考官。要主动拆除干群之间的“玻璃墙”,畅通线上线下监督渠道,通过公开整改承诺、晾晒整改进度、公示整改成果,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感受到诚意。建立健全作风问题“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社会评题”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动态销号。特别是要聚焦惠民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服务群众中的“推拖绕”,建立全流程可追溯、可评价的监督体系,真正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让作风建设成效可感可及。

久久为功提质效,在常态长效中深化治理效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统一。要注重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针对公务接待、基层减负、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健全科学精准的作风评价体系。更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作风建设成效纳入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形成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政治品格的再锻造,更是初心使命的再出发。党员干部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将学习教育激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彰显作风建设的时代价值,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