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不仅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当前,一些干部在学习教育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学习内容脱离群众需求,学习成果难以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深刻认识此次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切实抓好自身学习教育。
调查研究要扎根群众需求。加强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此次学习教育中,我们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摒弃“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形式主义调研,不做走马观花的“作秀式”调研、报喜不报忧的“盆景式”调研、浅尝辄止的“蜻蜓点水式”调研。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带着问题下基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建立问题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改进作风要直击痛点。直击作风痛点,要求我们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深入查找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根源上反思,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倾向。在工作中,是否存在对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问题;是否存在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群众需求的官僚主义问题;是否存在追求享受、贪图安逸,工作拈轻怕重的享乐主义问题;是否存在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之风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毫不避讳,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接受监督要主动全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工作作风的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开展网上评议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党群互动平台,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回应、认真整改,形成良性互动。在政务服务工作中,我们可以在办事大厅设置评价器,让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进行现场评价,同时定期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整改优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作风的转变。
此次学习教育,是一次提升自我、改进作风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习教育中,在加强调查研究、直击作风痛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等方面下功夫,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将学习教育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