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以刀刃向内之勇答好基层减负“必答题”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政府办 朱明   发布时间:2025-03-13 09:58   阅读量: 39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改革、促发展、保民生。”当前,“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战已至深水区,深化改革尤需轻装上阵,而基层减负仍任重道远,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祛除形式主义积弊,用“釜底抽薪”的硬招筑牢减负根基,方能答好基层治理的时代考题。

向“假把式”开刀,卸下无谓事务“千斤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本是政策落实的“穿针引线人”,却被“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压成“疲于应付者”。一些地方“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贯彻文件”,督查检查“翻台账、看展板、听汇报”,干部不是在填表,就是在填表的路上。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唯有以“解剖麻雀”之功找准病灶,对“空转式”会议、“盆景式”调研、“甩锅式”问责等顽疾靶向施治,才能让基层从“疲于应付”转向“聚力攻坚”。

为“真担当”撑腰,扎紧减负增效“制度篱”。减负不是“一阵风”,而要“钉钉子”。当以“立木南门”之魄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厘清权责边界,制定基层履职事项清单,杜绝“属地管理”变“责任甩锅”;二是改革考核机制,用“群众口碑”替代“痕迹主义”,让“干了什么”比“记了什么”更重要;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推行“一网通办”“数据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变“干部跑腿”为“数据跑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让“实干家”出彩,点燃干事创业“一团火”。减负不是减责,松绑更需担当,需以“响鼓重锤”激励干部担当。一方面,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者“兜底”,打破干事创业的“洗碗效应”;另一方面,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让那些深入基层、脚踏实地的“泥腿子干部”以及敢于直面难题、解决难题的“热锅蚂蚁型干部”有位有为。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为官避事平生耻”,号召干部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唯有让基层“苦干不苦熬”“流汗不流泪”,才能点燃干部“争当行动派”的热情、激活“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伟力。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基层减负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务必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谆谆教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拆掉形式主义“花架子”,搭起实干担当“大舞台”,让基层干部在“十四五”规划收官战中甩开膀子、干出样子,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