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反腐败斗争的总体定性从“攻坚战、持久战”被延伸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这代表着我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不断加深,战略方针随时随势逐步完善。广大党员干部当深思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勇于“先登”、恒于“笃行”、通于“合纵”,坚决打好这场反腐“硬仗”。
攻坚战意志当先,贵在“先登”之勇。攻坚之战,前提即是敌设完备防御体系,须通过集中兵力形成优势,寻敌薄弱突破,进而分割瓦解其防御体系。古之四大军功,“先登”位列首位,攻坚战之精髓便在于此。进入新时代,好打的“老虎”、好拍的“苍蝇”、好猎的“狐狸”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要用意志去啃的“骨头”,不可谓不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会上告诫全党,“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反腐败斗争是攻坚战,纪检监察干部就是“先登”兵。纪检监察干部当有“先登”之志,既要以“首战用我、舍我其谁”的信念“爬陡坡”“涉险滩”,又要在攻坚战中不断锤炼革命理想和党性修养,一往无前。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谨防“灯下黑”,勇于对“围猎”说不,坚持以零容忍态度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勇于向腐败分子宣战。亦要有“先登”之能,反腐败斗争进入攻坚阶段,新型腐败隐蔽性、异变性大大增强,这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更高要求,要进一步认识好、把握好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在办案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新型腐败的认知,持续优化办案体系流程,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切实提升办案能力,把反腐败斗争的每一场战役都当作歼灭战来打,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但求一役全胜。
持久战以耐心为上,贵在“笃行”之恒。攻坚战侧重局部战役的突破,持久战则侧重战略上的部署,通过长期作战,达成敌弱我强的局面,从而赢得胜利。当然,持久战并非简单的长期主义,而是必然的胜利法则。并非积蓄力量发动最后一击,而是把握敌我强弱的辩证关系中,扩大敌方渐弱的因素,也扩大我方渐强的因素,从而赢得更多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持久战的要义,耐心等待,戒骄戒躁,笃行不怠。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战线、统一路径,坚定不移贯彻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方略,坚持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在案件查办中要毫不留情,在制度建设里要多谋善思,在教育引导上要深入人心,让“存量”清除后不再反复,让“增量”清除后难以蔓延。持久战不代表要丧失斗争的积极性,时机合适亦要主动出击,速战速胜,用不断的胜利夺取最后的胜利,积小胜成大胜。同时,应预防、破除诸如“反腐阻碍经济”论、“办案影响干事热情”论等“错误认识”“思想迷雾”,驰而不息进行价值倡导、谬论辩驳,用好“三个区分开来”和澄清正名,用实际行动表明,反腐败的目的是通过正风肃纪来约束权力,从而得到更加清明的干事创业环境,取得更好的经济发展,束缚的是不干净的“手脚”,而非大展宏图的“拳脚”。
总体战协同在要,贵在“合纵”之通。总体战,即是综合运用一切力量、在一切领域开展的战争,发挥总体力量的优势,夺取全面胜利。早在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对反腐败斗争提出“总体战”的概念。“总体战”首次与“攻坚战”“持久战”并列于反腐败斗争定性描述中,代表着我党对反腐败斗争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加深,反腐败斗争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延伸。“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风腐同查同治……”都彰显了反腐败斗争是系统性的斗争,不仅需要着眼全局,更是需要落子全局。在这场关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关乎党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时至今日,反腐败斗争不再局限于纪检监察工作范畴,而是演变成为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层面同“腐败”的较量。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背后,是对内部系统协同的迫切需要。总体之战,全员皆兵,广大党员干部无职务职位之分,皆有正风反腐之责,当冲破本位主义限制,服务大局,少些“自扫门前雪”,多些“吾辈自当之”,积极推进大反腐格局构建。要做纪律“明白人”,主动参加纪律教育,配合组织管理,把纪律要求挺在一切干事创业行动的前面。要做纪律“宣讲员”,把严的要求、高的标准推己及人,借案宣讲,引导身边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要做反腐“协理员”,如实反馈已知信息,在调查取证等阶段中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做好“证人”工作;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在部分专业领域帮助办案人员查取关键证据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