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县纪委监委利用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2起冒领粮补和涉农补贴问题,目前均已立案,正在调查处置。这是县纪委监委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智慧监督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创新拓宽监督方式、提升基层治理实效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试点工作,聚焦基层公权力运行和农村低保、涉农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运用大数据比对的方式精准锁定问题线索,深挖细查、靶向施治,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
县纪委监委及时制定《宿松县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实施步骤、责任分工,有的放矢推进平台建设。为做实平台预警信息办理,同步明确产生预警信息、提出处置意见、严格领导审批、加强流转办理、反馈办理结果等流程,并细化各环节的责任分工和办理要求,加强过程管控,确保预警信息规范化办理。坚持把处置预警信息摆在突出位置,第一时间交办督办,特别是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起来,着力查处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违规发放惠农资金等问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切实保障好群众切身利益。
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村干部及家属重复领取涉农补贴和机关事业单位遗属生活补助死亡领问题创建2个监督模型,产生预警信息24条,办结22条,立案2件,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提升。
此外,县纪委监委围绕信息公示公开、投诉件办理、群众满意度、用户访问和注册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运行监督。去年以来,推动公开公示信息643万条,受理群众投诉1629件,群众评价满意率达99.09%,智慧监督效能持续释放。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大数据纪检监察体系,探索将数字化监督拓展到干部行使公权力的全流程、各领域,推动大数据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监督质效,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