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四招”助力基层纪律建设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县政府办 朱明   发布时间:2025-02-06 08:42   阅读量: 85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基层党员干部应该深刻领会,将纪律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确保纪律建设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常念“紧箍咒”,让纪律意识“入脑”。纪律是党的生命,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基层工作中,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认为一些小问题无关紧要。然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近年来查处的诸多基层腐败案件可见,许多干部往往是从接受一顿吃请、收受一个小礼品等“小事”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滑向腐败的深渊。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将纪律牢记于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让纪律意识入脑入心,时刻保持警醒,做到不触红线、不越雷池。

勤敲“警示钟”,让纪律教育“走心”。加强纪律教育,是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将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的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元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同时,要结合基层实际创新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让纪律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真正走进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

敢用“铁尺子”,让纪律执行“过硬”。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于认真,要害在于从严。在基层,必须坚决克服“老好人”思想,对违纪问题秉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刚性。要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规范基层干部的用权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对于那些不把纪律当回事、肆意妄为、我行我素的干部,要敢于亮剑,严肃问责,以儆效尤,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纪律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善做“领头雁”,让纪律自觉“成风”。基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纪律,带头执行制度,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形成遵规守纪的良好风尚。“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领导干部要带头担当作为,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在困难面前冲锋在前,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凝聚人心、推动工作。同时,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将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让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基层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