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这一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真抓实干助力经济发展启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字当头,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务实态度和坚定决心。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真抓实干意味着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不推诿、不扯皮,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真抓实干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政绩而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正确政绩观引领经济之腾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加强对干部的考核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让那些真抓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表彰和重用,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真抓实干还需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能够集中精力抓发展。要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之风。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惩治腐败保障经济稳健航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毒瘤”,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损害营商环境,制约经济发展。腐败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通过惩治腐败,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腐败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如果政府部门存在腐败现象,就会让企业和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影响政府的决策执行和政策效果。坚决惩治腐败,能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