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汤超 乔金凤   发布时间:2024-12-19 08:56   阅读量: 1035    ]

近日,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出台《关于实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辨才治庸方案(试行)》。《方案》突出以事察人、以事辨人,给实干者亮“绿灯”,给躺平者亮“黄灯”。今年9月,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

口号喊罢“唱空城”、拈轻怕重“做样子”、撸起袖子“一边看”、遇到难题“绕道走”……一些“不作为”“乱作为”和“假把式”的干部被称为“躺平式干部”,严重影响年轻干部整体形象和工作正常运转,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引导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锐意进取,必须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坚定理想信念,拒绝懒散思想。“躺平式干部”思想改造荒芜,致使理想信念“总开关”松懈,导致“有害气体”侵入,忘记了初心使命。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通过主题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纠治“躺平”思想,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人民至上”理念,破除“佛系”“躺平”此类“怪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及时咬耳扯袖,健全问责制度。部分干部“铁饭碗”思想根深蒂固,少数人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而“躺平”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追责问责。要强化日常监管,对“小毛病”要及时提醒,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浙江三门县每半年公布一次“躺平式干部”,河南南阳市卧龙区、江苏滨海县公开征集本区域内“躺平式干部”线索,浙江景宁县还创新出台《“景宁躺平者”认定办法(试行)》,这些“去腐生肌”的监督和惩治举措,用强有力的威慑力,让干部“不敢躺”。

畅通晋升渠道,优化干事环境。基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给干部带来了沉重压力,由于干部职数限制,乡镇干部晋升“天花板”效应明显,应该根据工作表现、能力、业绩等客观标准来评价晋升资格。“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提高干部的干事创业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服务水平,补足短板、突破盲点。同时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打破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清晰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权利相统一,规避部门忙闲不均、人浮于事的现象,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干起来”。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