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三个区分开来”无疑是激发干部群体干事热情、改革胆略与担当精神的关键所在,犹如一针“强心剂”、一颗“定心丸”。唯有将这一制度机制运用好、落实好,才能在严格要求的根基上,真正做到为实干者提供坚实支撑、为担当者保驾护航。
校准实干“坐标”,点燃干事创业热情。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伟大事业,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具备啃下“硬骨头”、涉过“险滩”的无畏勇气。故而,全力营造一个激励担当作为、鼓励干事创业的优质政治生态与从政环境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勇于担当、积极奉献的干部,应给予充分肯定与重用,使其成为广大干部群体学习的楷模;而针对那些碌碌无为、消极怠工甚至胡作非为的干部,则需及时予以警示与惩处,令其深刻反思、改正错误。唯有如此,方能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干事创业的强大内生动力。
树牢容错“旗帜”,释放改革发展活力。“要为担当者加油鼓劲、为干事者坚定后援”,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需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大力鼓励创新思维,宽容合理失误”。具体而言,要精准区分故意与过失、因私与因公、违规操作与探索试错等不同情形,做到赏罚分明、宽严相济。既要对失误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所在,又要为其指明改进方向、提供方法指导,帮助其消除思想顾虑、克服心理障碍。通过这样的方式,助力“躺平干部”“掉队干部”实现从“有过即改”到“奋发有为”的华丽转身,充分释放新时代干部群体“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无限发展活力,为那些勇于担当、敢于尝试、大胆探索改革创新之路的干部筑牢坚实后盾。
用好纠错“阀门”,营造风清气正氛围。需着重强调的是,“三个区分开来”绝非对犯错误干部“一棍子打死”,更不是对党员干部队伍纪律要求与作风建设的松懈与放任。容错只是手段,纠错才是核心目的。唯有将“容、纠、改、治”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闭环管理体系,方能确保制度的科学性与长效性。坚持问题导向,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精准聚焦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与痛点问题,促进资源共享、行动协同、力量互补。秉持“纪律法规有刚性、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的原则,切实增强干部纠错的勇气与信心,重塑其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全力打造一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展望未来,我们务必坚定不移地持续健全完善“三个区分开来”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清正廉洁方面严守底线、不逾红线,在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心无旁骛、奋勇争先。唯有如此,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稳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为成功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丽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