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实干者护航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人社局 黄柳   发布时间:2024-11-29 17:05   阅读量: 122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的竹子,遭逢无数磨砺仍傲然挺立,这正与那些勇于担当重任的干部形象相契合。在改革创新举措推进期间,有些因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经验而可能出现失误。面对这类无心之过,组织理当坚定地站出来,为那些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干部鼓劲助威,助其放下包袱,大胆地投身于干事创业之中。例如,对乡镇干部被举报“违反群众纪律致使群众利益受损”这一不实情况予以澄清,彰显了为基层拼搏奋进干部提供支持的担当,鼓舞基层干部勇于攻坚克难、大胆开拓进取,真正为基层群众谋取福利。

公心为秤,量度容错。公正,系容错纠错机制之精魂和根本。如欲使容错纠错机制精准落地生根,首要在于锚定“容”之底线、厘清“纠”之标尺,断不能容其沦为违法乱纪的“避风港”,亦不可陷干部于“迷途”而惶惶不安。勘定“错”与“罪”之畛域,需持公正之圭臬,构建科学完备之评估机制,精准确认干部失误究竟是改革创新征程中的无畏探索,还是尸位素餐式的渎职行径,从而为敢为者担当,为担当者护航。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错误,不能一容了事,更要协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成长。容错机制,实乃为作风正派、志在进取之干部所备的“安心丹”,绝非违法乱纪、肆意妄为之徒的“护身符”。于政策尺度之把握,当精准无误,万不可将容错机制视作无所不包之“容器”,任党员干部诸般过错皆纳入其中,致容错界限模糊不清;亦不可将纠错片面曲解为探索戛然而止、责任一味追究,以免错漏蔓延,徒增损耗。谨遵“三个区分开来”之要则,清晰甄别失误与失职、勇为与妄为、实干与空谈、公心与私欲之差异。对确有问题之干部,绝不姑息纵容;而对清白无辜者,亦不可误加牵累,使容错纠错机制行之有道,护佑干部于正道之上奋勇前行,为事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于时代浪潮中稳健领航。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