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最能侵蚀党的根基,为基层执政埋下风险隐患。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需深刻认识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问题,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规律,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剔除群众身边腐败之“疮”,肃清基层执政不正之“风”。
健全风腐同查,一体纠治,实现“双向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问题的温床,腐败问题同样也是催生不正之风的毒药。只查腐败不纠歪风,腐败就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应当坚持正风反腐一起抓,深挖基层执政不正之风背后的权力寻租、违规挪用征地补偿款项等腐败问题,同时深揪腐败事件背后的吃喝顽疾、官僚特权,利用惠民政策做“顺水人情”的不正之风。要聚焦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紧盯不放不正之风,将风腐问题一体纠治,落实穿透式查处。聚焦涉案人员生活工作圈,着力发现涉及其他干部的风腐问题。同时,推动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制度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互通和联合查处等多环节流程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打造多维纠治,科技支撑,练就“火眼金睛”。作风腐败问题都具有不断复杂化和隐蔽化的特点,在高压监督态势下作风腐败顽疾由明转暗、改头换面。如以传授课程、举办宴会等名义收送礼金;以虚假投资、捏造合同等行为掩盖利益输送;违规吃喝不吃本级吃下级、不吃公款吃老板等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隐形变异问题。党员干部应当练就善于细挖问题,深揪腐败的“火眼金睛”。强化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纠察能力,深入群众、明察暗访,从细微信息中抽丝剥茧,斩断风腐勾连链条,并依托科技支撑,熟练运用大数据监督,持续压缩腐败滋生空间。同时,聚焦类型案件,深层次解读案件特性并从多个角度开展大数据分析,制定科学性,针对性防治风腐问题手段,落实“以案揪案”,“以案促改”,切实增强综合纠治的效能。
不忘初心使命,标本兼治,践行“克己奉公”。享乐主义抬头,奢靡之风仍存,归根结底是未能绷紧脑中的纪律之弦,未能常态化、持久化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底线思维出现松动,安于现状,造成精神缺“钙”,党纪思想武装滞后。党员干部应当自觉将党纪学习教育当作每日都要完成的必修课,坚持联系实际学,以案促学,将自身打造成学思践悟、真信笃行的“硬骨头”。树立“一步三回头”的自我反思意识,勤于自省。同时,强化政治意识,把严明的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杜绝乡村振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一切行为。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解决群众问题、化解基层矛盾时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扑下身子,主动作为,深挖矛盾源头,与困难“硬碰硬”,将自我塑造成为一名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丘壑的新时代党员干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