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这一重要部署深刻揭示了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作为党员干部,应从自身做起,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一要求,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通过举办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思想的侵蚀。积极倡导和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的清风正气,选树一批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用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严密的权力监督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等,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决策科学民主、执行有力有效、监督全面到位。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做到权责对等、失责必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深化监督执纪,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要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不动摇,无论涉及谁、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扶贫、民生、环保等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注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通过及时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帮助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纠正错误、避免滑入腐败深渊。
推动社会共治,构建全民参与的反腐格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宣传手段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认识度和抵制力。通过举办廉政文化展览、开展廉政文艺创作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和平台,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反腐格局。要加大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和协作配合力度,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合力。同时要注重发挥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大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曝光力度和舆论监督力度。
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