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清风扬正气 廉心暖民心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复兴镇 石磊   发布时间:2024-09-03 10:05   阅读量: 1550    ]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乎民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只有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集中整治取得更大成效,才能切实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教育先行筑防线,监督跟进固堤坝。“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加强教育是预防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基础。要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让他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同时,强化监督是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社区服务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遁形。

严惩腐败亮利剑,制度完善构堡垒。“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对于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查处力度,严肃问责。要建立健全问题线索排查机制,通过信访举报、专项检查、巡察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于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要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制度建设是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反弹的根本保障。要针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作风建设树标杆,廉洁从政展新貌。“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清正廉洁的标杆形象,促使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作风和廉洁的从政行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践行廉洁自律准则,以身作则,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通过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廉洁成为一种风尚,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新风貌,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倾听民声解难题,服务群众暖人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整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要积极开展服务群众活动,如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优化政务服务等,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清风正气书写为民答卷,以廉洁奉公铸就党的辉煌,让廉洁之花在中华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