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住行,学娱医...件件都是关乎群众利益的身边事,“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更要多纠不正之风,多治腐败问题双管齐下。
强化政治担当,高位推进整治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压实责任链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查处整治。紧盯关键领域,聚焦乡村振兴、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扫黑除恶、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深挖问题线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抽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确保问题排查全面彻底。严肃查处案件,对发现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强化监督执纪,保持高压态势。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监督力度,运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谈话提醒、函询等监督手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强化问责力度,对在整治工作中失职渎职、敷衍塞责的领导干部,要严肃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注重系统施治,深化整治成效。完善制度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堵塞漏洞,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加强警示教育,选择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推动整改落实,督促案发单位和相关部门认真整改落实,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动员等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治工作格局。
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取得更大成效,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通过强化政治担当、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执纪、注重系统施治和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力,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严正风气、高压反腐,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感受到缕缕新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