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是修通了,这真是为我们农户办了件大好事……”走进北浴乡马厂村的田间渠旁,汩汩清水朝着200亩良田奔流而去,看着不断灌入自家农田的水流,年过六旬的汪大爷欣慰地说道。
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尽管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久,但是农田灌溉浇水再也不是北浴乡马厂村群众迫在眉睫的难题了。
其实,早在今年三月份,这还是附近村民心中的一件忧心事。
北浴乡马厂村的光明、许光、马厂等村民小组30余户的农田原有水渠供水不足,而通往农户自家田里的水渠更是堵塞。马厂村的汪大爷到乡里反映,灌溉用水不足,不仅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还容易引发邻里纠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接到群众诉求后,北浴乡迅速响应,由乡纪委督办,成立“职能部门+所辖村”专班,带着问题到现场一线察访。通过察访得知,该水渠建设受当时技术、经济等条件限制,又因多年污泥淤积,导致从吴淞河通往光明、许光、马厂等村民小组农田里的沟渠水流不畅,排涝抗旱能力下降。在掌握到实际情况后,工作专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制定有效解决方案,组织施工队及农户对水渠进行改造提升。
伴随着挖掘机挥舞着“钢铁臂膀”为水渠“开路”,党员干部带领村民一起清沟铲淤、拖沙石、砌田坎,动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劳作,四月份,渠道实现全线完工并投入使用。此次累计投资18万元,共疏浚渠道1300余米,埋设涵管3节,清除淤泥600余立方米。为保障水渠稳定供水,该乡纪委还督促村级安排相应人员做好后期管护工作。
“引水渠通了,这里就不缺水了,今年的收成也有了保障。”参与疏浚水渠的村民为这项民生工程竖起了大拇指。
建好护好用好高标准农田设施,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纠失职失责问题,以“铁纪”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方面压实主管监管部门职责,督促认真把好立项审批、招标建设、审核验收等关键环节关卡。督促推动农业农村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宿松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办法》《宿松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资金使用办法(试行)》等制度机制16项,细化工作措施,堵塞建设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强化跟进监督,及时发现、严肃查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并监督推动问题整改,推进标本兼治。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收到专项审计反馈问题26个,完成整改21个;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县级竣工验收时,发现问题9个,已整改完成7个;解决领导批示问题1个、12345平台等群众反映问题8个;在已完工项目和在建项目内开展自查,发现问题3个,已完成整改1个。
“监督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三农’压舱石的具体举措。我们将以集中整治为契机,立足职能定位,持续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等关键环节,精准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不断巩固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专项监督成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