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隘口乡全域地质灾害防御情况,近日,隘口乡纪委联合乡应急办公室成立调研组,前往隘口村、燃灯村、西源村,通过实地走访、调取资料、听取汇报等形式开展调研。
隘口乡地处宿松乡北部山区,地质灾害整体呈现隐患点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地质情况复杂的特点。受工程活动和强降雨等因素影响,全乡地质灾害点灾情发生率高。全乡采取群测群防的防治措施,以工程治理的方式进行防治,明确责任人和监测员,发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截至2024年3月底,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个,危险等级均为小型。一旦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由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应急抢险工作,乡资规所、派出所等部门协同作战,开展灾情排查预警和人员转移安置。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发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手段不多。各村能够按照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的年度“三查”要求落实隐患点排查工作,但从乡村两级层面能够采取的排查措施主要是靠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且山区住户分散、点多面广、地势复杂,难以采取及时、有效、科学的手段发现隐患点,导致后期汛中巡查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地质灾害防御措施比较单一。乡村两级能够执行汛期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灾情信息上报制度,但各村防灾责任人、群防群测员仅能通过巡查发现地面位移监测点有变化或发现有临滑迹象,通知各户人员转移的手段只能采取敲锣方式,存在夜间巡查人员自身安全无法保障、人员转移通知不及时等风险。
结合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际,以及历年汛期防灾治灾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提出一方面要强化汛后核查,精准摸排汛后末端数据,夯实隐患点调查评价基础。待汛期结束后,对村级初步摸排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由乡自规所和应急办公室开展综合巡查评估。另一方面要强化全面巡查,延伸地质灾害防御链条。结合山区特点,除对已在册的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巡查外,延伸加强对水流较急处住户、危旧房户、地势低洼住户等排查监测预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讯员 张留琴 陈子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