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原督学(驻宿松中学)罗某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近日,宿松县纪委监委通报一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例,再次向全县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这是巡察发现重要问题线索、纪委深入挖掘成案的典型案例,也是该县巡察机构强化纪巡联动、持续释放巡察震慑压力的生动注脚。
去年以来,宿松县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积极探索“纪巡”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全过程协作,采取信息互通、人员协作、成果运用等方式,形成“探头”与“利剑”作用优势互补,有力释放监督效能,彰显巡察利剑作用。
信息互通,提升监督精准性。巡察组进驻前,县委巡察办与县纪委监委信访室、案件管理室、党风政风室等相关科室开展巡前通报会商,面对面对被巡察单位、党员干部相关信访举报、立案查处、日常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建议、作风建设通报以及问责等情况面对面“问诊”,实现信息共享、初步“画像”,做到巡察监督有的放矢。在十五届县委第四轮巡察中,县委巡察组巡前沟通确定了主要工作方向和重要关注问题,在掌握某村存在违规发放补助情况后巡中移交,县纪委监委对这一线索立即处置,实现边巡边查,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挽回经济损失,以实际成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人员协作,提升监督专业性。建立健全人员选派机制,县纪委监委组织部会同巡察办,共同研究从县纪委监委机关、派驻(出)机构选调科级及以下干部参加巡察工作,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参与重要问题和线索的深入了解、重要谈话。自十五届县委巡察以来,每轮巡察至少选派一名乡镇纪委书记或纪检监察组组长参加巡察工作,凭借专业的执纪知识和敏锐性,为巡察发现问题和线索提供支持。同时,巡中通过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向相关纪检监察协作区发出关于加强“巡纪”联动的通知,借助协作区人员力量,开展联动监督,提升监督质效。
成果运用,提升监督震慑性。每轮巡察结束后,县委巡察办及时将巡察反馈意见、“一把手”专题监督材料抄送给县纪委监委,为开展日常监督提供依据。针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县纪委监委牵头在全县开展了村级财务突出问题、村级工程管理等专项整治,推动其他村(社区)全面排查、未巡先改,切实发挥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个性问题,县纪委监委深挖彻查,经会商研判后作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交由相应纪检监察室办理。针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和县委巡察办联合出台《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研究会商和跟踪督办办法》,通过“巡察+纪委监委”问题线索联席会商研判模式,精准高效处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充分借助协作区办案力量,快速查清违纪事实,释放巡察震慑效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