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我们党“赶考”的第二个百年答卷。党员干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重任,必须以饱满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奋斗的姿态,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用“决心”坚守初心,做乡村振兴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需要掌握的本领有很多,最根本的本领是政治理论素养。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好的锻炼,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不断积累沉淀,时常加压充电,持续提升自我,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敢于“挑大梁”、“背重担”,做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努力成长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党员干部从事乡村振兴工作,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端正态度、准确定位,身心投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决不能有“人在曹营心在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混天度日等工作状态。
用“真心”换来民心,做乡村振兴的奉献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切为了人民,更要依靠人民,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要得到群众认可和信任,就要有为民情怀,走出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农民交朋友,与群众走亲戚,将自己置身于群众当中,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情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搞懂群众到底在想什么、需求什么,才能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大兴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发现问题,用心用力解决问题,决不能当甩手掌柜,面对问题踢皮球,待在办公室,坐等群众上门办事,那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用“恒心”践行公心,做乡村振兴的实干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领域广、目标要求高,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要坚持规划引领,锚定五大振兴重点任务,因村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以“三严三实”的精神,对照时间表、落实路线图,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发扬斗争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党员干部要担当作为、冲锋陷阵、真抓实干、建功立业,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练出“真功夫”。决不能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那必然失了身份、掉了价值。
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发挥先锋作用,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心全意办实事,不负党和人民期望,在全面建设乡村振兴征程中发光发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