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你单位系统内涉嫌开发票套取资金滥发津补贴等问题,为堵塞漏洞、做到举一反三,现向你单位下发监察建议……”近日,宿松县监察委员会发出一份监察建议书,要求涉事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机制建设,这是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利用建议书推进相关工作整改落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宿松县纪委监委把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作为强化日常监督、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涉事部门加强问题整改,强化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
精准“把脉”,聚焦症结开“药方”。结合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多方查证,系统分析、综合研判,有的放矢制发建议书,既指“症结”查“病因”,又开“药方”治“病根”。持续压紧压实部门主体责任,督促严格按照“处方”准确“用药”,做到精准施策,实施靶向治疗。
激活监督“后劲儿”,确保“掷地有声”。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一收了之”,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对纪检监察建议办理情况严格跟踪督办,倒逼各项问题漏洞整改到位,严格要求各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发出的纪检监察建议书的整改落实情况形成总的书面报告,做到一“书”一报告,确保整改质量,确保闭环管理。对整改不实、慢作为、不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切实让纪检监察建议“带电”“生威”。2023年以来,宿松县纪委监委共向被监督单位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26份,明确整改时限,严格督促相关单位建章立制,推动源头防治,进一步增强“两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瞄准病根、祛除病灶。纪检监察建议是开展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是深化以案促改、标本兼治的有力武器。我们将继续把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作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力推动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效贯通。”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