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从新年贺词中领悟“人民至上”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隘口乡 尹先刚   发布时间:2024-01-05 16:57   阅读量: 802    ]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新元肇启,华章日新。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4年新年贺词。贺词盘点过往,总结当下,展望未来,传递出了满满的中国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其中更有金句“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深刻领悟“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争做有心人、倾听者、实干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行稳致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理念站稳人民立场,做不忘初心的有心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不管是过去以“小米加步枪”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是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创造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抑或是面对肆虐疫情,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再或者在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与人民共同砥砺前行,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正因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在历经风雨洗礼后看到美丽风景,最终取得沉甸甸的收获,带领人民走向胜利。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增强群众观点,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做心怀人民的“有心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用心用情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回应人民期盼,做俯下身去的“倾听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作为基层实践的亲身体验者与切身利益者也最有发言权。“一项政策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哭还是笑”。经验在基层,智慧在群众,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一切伟大的奇迹都是人民群众奋斗、创新的结果,正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才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切实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关心群众疾苦,坚决摒弃刻舟求剑、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的做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俯下身去的“倾听者”,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汲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灵感,理清工作思路,做好统筹谋划,真正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扛在肩上、攥在手里、落到实处。

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为民本色增进人民福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必须见诸于实践和行动。回首过往,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迎难而上,涌现出无数以实干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优秀模范,他们把人民至上落实到行动中,把初心使命融入工作中,他们都是人民拍手称赞的好干部。“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粮食和蔬菜”,始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社保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当前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实际问题,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人民群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把“人民”二字深深刻在心中,真正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心共圆中国梦,携手开启新篇章。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