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新一届宿松县委巡察工作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突出政治巡察的主线,紧扣“高质量巡”“高质量改”两大主题,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落实政治巡察的要求,彰显利剑利器作用。县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最新部署要求,保持政治巡察正确政治方向。及时将“三个聚焦”巡察监督内容调整为“四个聚焦”,重点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目前巡察移交54件问题线索中涉及“一把手”24 件,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
聚焦高质量巡察的前提,增强巡察工作渗透力。根据每轮巡察不同监督对象,科学精准制定巡察工作方案,并指导各巡察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绘制巡察“作战图”。“纪巡审联动”同向发力,巡前、巡中、巡后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监督重点更加明确、发现问题更加精准、问题整改更加到位;建立“巡察+协作区”监督机制,整合协作区监督力量、优化协作区工作流程,监督被巡察党组织立行立改事项及时办结,优先办理巡察移交信访件及问题线索,有力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通过“巡审”同步进驻、先巡后审、先审后巡等有效方式,今年完成对6家单位的“巡审联动”任务,实现优势互补,释放更大监督效能。村(社区)巡察不断提档升级,灵活运用乡村一体巡、提级巡等巡察方式,完成对109个村(社区)的巡察任务,村(社区)全覆盖进度达51.17%;强化立行立改,紧盯扶贫、环保等重点领域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迅速移交办理,“短平快”解决,巡察影响力、渗透力不断增强。
紧盯高质量整改的核心,提振巡察工作震慑力。本届县委高度重视和推进巡察整改工作,制定出台《县委巡察整改成效评估办法(试行)》《县委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等有关制度性文件10余个,推动巡察整改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实行县领导参加巡察组向被巡察单位“一对一”反馈会议机制,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到基层。健全巡察整改培训机制,结合巡察集中反馈及县纪委监委年度全员培训计划,同步组织开展培训,督促被巡察单位规范整改。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县委巡察办会同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开展巡察整改督促检查及整改成效评估,对评估结果为“差”等次的被巡察党组织,年终考核严格兑现“扣分制”,同时,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及时约谈单位3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面传导整改压力。坚持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整治,先后部署开展粮食购销环节突出问题、人事管理不规范问题、白条列支及工程建设招投标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产业振兴突出问题、电信诈骗和信访等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点带面实现巡察整改成果最大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