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我国东北、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频繁,局地雨势猛烈,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遭遇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重大威胁和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组织和部门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在狂风骤雨的灾情一线,争分夺秒救援,翻山越岭转移。他们向险而行,冲锋在前,迎“汛”而上:四川泸州市古蔺县公安局辅警康安友在齐胸的洪水中用力托举营救女童;北京市昌平区北流村派出所民警们在滔滔洪水中用铲车斗营救一家三口;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救援指挥学院教师汤华清主动请缨,成功协助K1178次列车上滞留群众安全有序撤离……甚至有人在汹涌山洪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品格可昭日月,其精神感人至深。他们是风雨中最美的逆行者,值得我们敬佩。当前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们不仅要向暴雨洪流中的逆行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呼唤广大党员干部以他们为榜样,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争做新时代担当人,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遭遇战。
争做新时代的担当人,要厚植“万家忧乐到心头”的情怀。古语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最美逆行者们也是立身为旗,初心如磐。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正在紧要关头,受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正亟待解决,党员干部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遵循,时刻以“百姓心为心”,聚焦群众面对的现实问题,瞄准问题的各个环节,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打实开展转移安置、物资保障、紧急抢修、心理疏导、帮扶助困等工作,从严从实做好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做到“险情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困难在哪里,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群众需要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
争做新时代的担当人,要鼓足“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常言道“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勇于担当,就是要敢啃硬骨头,敢碰硬钉子,敢挑重担子,需要积极进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而不是守株待兔,怯于碰硬,退避三舍。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狂风暴雨的重大考验,党员干部要敢于知难而进,冲锋在前,以“舍我其谁”的姿态挺身而出,以“战之能胜”的胆气从容应对,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思想自觉一马当先,在艰苦的环境中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练好“吃苦功夫”,用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实际行动攻坚克难,争创先进,“干一事,成一事”,用勇挑重担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争做新时代的担当人,要锤炼“沧海横流显砥柱”的能力。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只有经过摸爬滚打,经历过风雨、扛起过重活,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当前防汛救灾前线就是锤炼本领的“磨刀石”,党员干部要把奔赴一线的“逆行”当成践行使命担当的“前行”,把防汛救灾现场当成“考场”,把磨炼当作人生成长的基石,经风雨,见世面,长经验,多涉几次险滩,多一些探索实践,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熟练监测预警、应急应对、物资储备、安置转移、抢险抢修、避难场所、新闻发布等各工作机制,锤炼“能扛事”的肩膀,成就“会干事”的本事,确保在紧要关头顶得上去,关键时刻豁得出来,让自己在这场“硬仗”中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能够经受住风雨考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救灾,千难万险,逆行者在前,面对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广大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争做新时代担当人,这本身也是对他们最暖的致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