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工作大局,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要敢担当、重实干,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自觉做知重负重的担当者、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让干部敢为,完善保护机制,打造“保障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都只成功不失败。”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容错纠错既是对干部负责,也是对事业负责。要“容”得有理有据,“纠”得及时精准,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秉承“支持改革者、宽容失误者、保护干事者”的原则,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氛围。
让干部善为,提升干部能力,做好“排头兵”。首先要筑牢思想之魂。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犹如一粒粒星火,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根基,勇于担当作为,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信仰之基。其次还要锤炼本领。要突出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中之重,针对干部知识短板和经验盲区,针对性、系统性的展开培训,提升干部能力。最后是重视实践经验。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将信访调解等急难险重一线作为培育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引导和鼓励干部到吃劲岗位“淬火”,在实战中成长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行家里手。
让干部有为,重视基层舞台,开创“新天地”。基层是最好“舞台”,要将党员干部放到第一线、最前沿,磨炼意志、锤炼本领,主动分析和研究本地区本领域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知重负重、敢为善为,向最难处攻坚、朝关键处挺进,鼓励他们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推动更多党员干部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体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真正做到让敢于负责、敢闯敢试、敢抓善成的干部有舞台、做主角,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