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宿松县纪委监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关于严管厚爱干部激励干事创业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令人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过读原文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良苦用心和博大胸怀,让我们对职责使命、形象定位、工作目标、自身建设等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必须全面系统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立“万里志”,扬“进取之帆”,以“舍我其谁挑重担”的担当,答好时代“监督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的先进纯洁的人和事作斗争,担当更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本分,是检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握好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常锻炼强定力,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锤炼敢于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意识。要秉持“拼”的精神、“敢”的担当,对“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息事宁人心态、“碰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难题就上交”的投机取巧行径、“瞻前顾后畏首尾,大风大浪难堪任”的明哲保身行为坚决说“不”。要时刻高扬“监督执纪”利剑,抓紧日常监督、长效监督,坚定不移反腐惩恶、正风肃纪,发挥监督执纪利剑作用,维护纪律的刚性和硬度,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抓出成效,推动全体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善于敢于作为,营造风清气正、欣欣向荣的政治生态,全力护航全县经济社会追赶发展。
行“为民路”,扬“责任风帆”,以“由我负责‘孺子牛’”的情怀,答好时代“为民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的次数高达105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日常监督中,纪检监察干部要用“真情”去倾听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作我们的心事。用热情服务群众,用真心温暖民心,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要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当群众的诉求无法立即解决时,我们要及时帮助群众办理,并做好跟进监督,能一天办好的绝不拖到第二天。当群众因不了解政策或掺杂有个人情绪,提出不合理要求时,要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明,通过耐心沟通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工作中,有些干部对群众的承诺频频落空,很容易引起不好的影响,这种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这种“放鸽子”的工作作风,一定要通过制度的约束来规范,要用好谈心谈话、日常提醒、警示教育、监督检查等手段,及时督促党员干部转变办事作风,增强纪律意识和宗旨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群众反映的事,无论大小,我们都要重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始终做到一心为民、诚信为民、实干为民,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评价标准,才能继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书写“人民至上”的精彩答卷。
闯“娄山关”,扬“能力风帆”,以“到我为止我为准”的精神,答好“拼搏奋进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步新的长征路,纪检监察干部要勇于拼搏,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进取之心,“一心一意”淬炼本领“金刚钻”,答好充电蓄能的“基础题”,要在能力上“知不足”,在自我提升上“不知足”,思想政治学习要“勤”、业务知识学习要“精”、技能提升要“钻”,以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以过硬本领扛起“硬担子”,砥砺“横向比较”的胆气,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目标追求,树立“逢旗必夺、逢先必争”的豪情壮志,与最优者比、与最快者赛,实现由“并跑”向“领跑”转变,由“比较优势”向“绝对优势”跃升。淬炼“纵向比较”的底气,主动到吃劲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砺,在各种困难的“多向锻造”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抓落实能力,以顽强毅力、进取精神不断干出精彩、赢得喝彩。要有“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底气。要严谨细致、谨小慎微,确保每项工作精耕细作、规范操作。要涵养“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自信,以我为准、到我为止,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向党和人民上交一份优异的时代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