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打好组合拳 遏制基层“微腐败”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洲头乡 傅逸伦   发布时间:2023-09-01 17:34   阅读量: 999    ]

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反腐浪潮中,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也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许多人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反腐既要打“老虎”也要打“苍蝇”。基层干部离百姓最近,他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执政党的形象、政府公信力的直接代表,基层干部的作风,深刻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一些“小苍蝇”吃拿卡要,作风不实,优亲厚友,处事不公,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以权谋私,贪污挪用,这些“微腐败”看似虽小,实则可能引爆“大危险”,严重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和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要用好制度利剑。推进阳光透明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多形式加强乡镇村党务、政务、财务等公开公示,让权力暴露在阳光下,让人人都成为监督的眼睛,让惠民政策落实的每一步都成为一本“透明账”。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抓早抓小,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反腐败活动,通过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通过政府决策、运行与监督活动的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织牢监督网络。近年来,基层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效能不断发挥,但在实践中织密基层监督网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要加强村级财务、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的纪检和审计监督,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要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督促其加强对基层监督的统筹谋划、组织领导、部署推动、检查落实,层层传导压力,拧紧责任链条。要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努力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更有力地整治“蝇贪蚁腐”,更有效地保障党的好政策在基层落实落地。

要扎紧反腐笼子。盯住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坚决斩断风腐勾连的链条。要准确把握基层“微腐败”的特点,聚焦关键点位发力整治。坚持抓早抓小关口前移,找准本乡镇哪些不正之风与腐败联系最紧密,最容易演变为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以风气的持续净化压缩腐败发生空间。必须高度警惕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现实风险,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惩治力量常在,构筑起反腐败斗争的坚实作风防线。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