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进场一个多月了,工地的临时用电还没通上,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资金负担,马上就要到合同约定的交付期了,我们都急死了……”
跟着市委第八巡察组的组员们走进道路施工现场,工地负责人向我们诉说起他们遇到的难题,按照工程合同约定,此时工程时序进度过半,但是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依然没接通,工地负责人心急如焚。
“既然与施工方签订了施工合同,那就要在施工设备进场前把前期工作都做好,尤其是临时水电,水电不通企业犹如无米之炊,一定要尽快通电,保障好企业施工条件。”组长面对一筹莫展的施工方,组织我们查阅相关工程资料,对现场进行详细察看,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就向某县重点工程建设中心下发《立行立改移交表》,督促其尽快协调各部门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针对巡察中发现的性质较轻、能及时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巡察组坚持边巡边改、简化流程、迅速处置,及时将立行立改问题移交给被巡察单位,督促整改落实,通过常态化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要全力配合巡察整改工作,对巡察组下发的问题照单全收,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和营商环境的,更要快速妥善的处理解决好!”县重点工程建设中心党组接收到《立行立改移交表》,立即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通电问题的解决对策。巡察组会同重点工程建设中心党组讨论研究问题解决措施,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解决该企业用电难的问题。
在巡察组的监督推动下,重点工程建设中心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同向发力,一个周末后工地就开始试用电,又过三天工地上的机器都开始运转工作了。
“谢谢巡察组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现在电通了,问题完全解决好了,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赶上工期,将路修好,把树栽下去,美化我们的家园。”看着企业负责人如负重释的微笑,作为巡察组一员,我心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又多了一层,也越来越理解组长常挂在嘴边的“为民办实事”的含义。
通过这件事,我也真正理解到,作为一名巡察干部,只有通过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才能切实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好难题,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让巡察发挥好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