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研方法,着力解决问题,做好调查研究。
开展调研突出实事求是,切勿沦为“场面上”。调查研究不是“走秀现场”,更不是“逢场作戏”,绝不能有“吹风造势”“跟风进行”的不良现象。否则调查研究便会沦为“场面上”的客套,让本意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变为产生问题、恶化问题、扩散问题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而严重背离党中央要求、损害政府公信力。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扎进问题堆,刨根问底,把问题找准、找实,弄清问题根源所在,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深化研究突出一心一意,切勿浮在“纸面上”。如果说奔赴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是获得“谜面”,那么“深化研究”就是为了“拨云见日”,获得“谜底”。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面对数据详实、线索丰富的纸面资料时,无从下手,只能浮在“表面上”,草草解析一下数据,敷衍了事,难以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党员干部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涵养科学论证思维,让问题源头“无所遁形”。
解决突出问题一针见血,切勿只在“表面上”。通过严谨细致地调查研究、科学系统地分析总结,能够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其中有一些办法可以“治标”,有一些办法可以“治本”,只有将不同的办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标本兼治”的“精准办法”。但是,部分党员干部在着手解决问题时“好大喜功”,罔顾基层实际情况,强行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多管齐下”的方式进行长效整改,不仅劳民伤财,让基层不堪重负,甚至可能导致对策与对策间自相矛盾,催生出更多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党员干部要聚焦重点方面,紧盯重点环节,实事求是地指导调整现有方案,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