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以学正风 走好作风建设之路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柳坪乡 杨贤芳   发布时间:2023-06-30 09:31   阅读量: 896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良好的作风是党风党纪的重要屏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抓实以学正风,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因此,党员干部要以深学细悟为本,把实干笃行、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作风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到生活中,以新风气新气象创造新伟业、建功新时代。

以学正风,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反对投机取巧,大兴务实之风。从墨子号量子卫星的顺利发射,到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从首艘自主制造的航母,到驰骋世界各地的中国高铁。这些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是无数劳动者辛苦的付出,是他们十年如一日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造就了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选择为民务实者,未来属于勇毅奋斗者,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以学正风,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自律反对贪污腐败,弘扬清廉之风。从古至今腐败问题都是人民所深恶痛绝的,就拿秦桧、蔡京、和珅等腐败分子来说,至今都被老百姓所唾弃。相反,清正廉洁的海瑞、刚正不阿的包拯、洁身自好的于谦,一直都是我们正面宣传和学习的典范,赢得生前身后名。古语有:廉,立国之要;清,为政之根。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就应该有“一身正气便是德,两袖清风方为廉”的高贵品质,选择做一个为人民服务、造福一方的好公仆。

以学正风,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觉悟反对骄奢淫逸,养成俭朴之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优良作风。纵观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秦始皇兴建的阿房宫豪华盖世,奢靡浪费,终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是故,只有树节俭之德、践节约之行、弘朴素之风,才能保持党风洁净、政风纯净、社风澄净。

作风问题不是涉及一人一地的小问题,是党的生命线,是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危亡的大课题。在作风建设的路上,我们要以学正风,高扬真抓实干、清正廉洁、勤俭节约之帆,让作风建设直道加速、蔚然成风,不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