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就抓实“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入转变作风既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以学正风,打造良好形象。
大兴务实之风,做好调查研究“实”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经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党员干部既要能坐得了主席台,也要能下得了水旱田,只有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走进老百姓的家门,调研真问题,真调研问题,才能把基层的真实情况摸清楚、把突出问题找准确、把解决对策提精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扬“推土机”精神,坚持“实”字当头、“干”在前面,积极作为、勇破难题,勤勤恳恳为人民办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弘扬清廉之风,练好廉洁自律“防”功。主题教育总要求中的“强党性”以及“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具体目标,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提出了新的要求。“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党员干部要保持“举头三尺有纲纪”的自觉,明白“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道理,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着重培养“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大无我胸怀和“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拒腐定力,切实守护好自身的精神家园,永葆廉洁自律的真本色。
养成俭朴之风,下足艰苦奋斗“苦”功。“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历史上“俭昌奢亡”的教训不胜枚举,勤俭兴邦的道理,并未随时代变化而过时。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一次次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把艰苦奋斗作为传家宝和政治本色,始终牢记治国如理家。“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始。”生活俭朴是清正廉洁的基础。节俭与奢侈不仅仅是个人生活小问题,更是关系党性修养和为政之德的大问题。党员干部要厚植俭朴之风,把节约、勤俭的习惯内化于心,践行于行,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以党风政风带动世风社风,让尚俭戒奢的美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