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廉者,政之本也”。清白做人、廉洁自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是中华民族传统为官准则,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作为的基本要求。
丁燕儒是宿松人士,部队转业后他成为了一名税收征管员,妻子下岗失业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书,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对于纳税人送来的礼品他均是拒收,难以推辞的就转交办公室处理。正是因为丁燕儒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小节上不放纵自己,廉洁自律,才能得到百姓真心实意的爱戴。2002年,加过夜班的丁燕儒起床后因劳累头痛难忍,被送到医院救治,周边的个体户、私营业主及其他群众数百人自发到医院看望他,鲜花慰问品摆满了医院长廊,不幸的是最后抢救无效。
当然这样的故事在宿松县还有很多,比如为官从不收人财物,不理睬别人的书信求情的朱维高,因公受伤却坚持自己负担医疗费用的张鹏云……
“清廉一生之事,贪腐一念之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但有些干部却想好事成双,甚至把当官作为发财的途径,最终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宿松县税务局某分局原局长任职期间,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个人换取利益的筹码,最初还是被动地收受礼品礼金和购物卡,最后却逐渐发展为以借为名空手套白狼。为官不为民,最终必将受到相应惩处。后该官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不私,而天下自公。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干部要始终树好廉洁之心,行好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给日常交往“划线”、给八小时之外“设岗”,以实际行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形象。